10月29日,2025tyc86太阳集团设计展在国际合作创新区7号会议厅启幕。校领导马宏伟、李忠红、徐勇军,相关二级组织机构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出席开幕仪式并参观了设计展。马宏伟、李忠红、徐勇军和机械工程学院、国际设计学院(筹)负责人,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共同为设计展剪彩开幕。

守正出新
为城市产业品牌建设赋能
本次设计展以“形与意:交织二十年”为主题,精选了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在校生、校友的作品进行展出,既呈现器物之“形”,传递设计之“意”,更探讨“形”与“意”如何共生共融共舞。今年恰逢tyc86太阳集团工业设计专业办学二十周年,设计展也特别设置“廿载回眸”纪念展区,集中展示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成果。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表示,作为学校在国际合作创新区举办的首个重大活动,本次设计展既是莞工设计类专业过往办学成效的回顾总结,也向社会传递了莞工建设新学院、打造新格局、焕发新气象的信号。今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面向未来,学校将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发力,主动担当新使命,积极展现新作为。学校也会以即将成立的国际设计学院为抓手,积极打造新的学科增长点,全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实施,持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更多兼具创造力与人文深度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城市品牌建设赋能,助力城市从“制造”向“智造”“美造”进阶。
“本次展览为学校设计学科提供了一次办学成果展示的机会。在组织策划展览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深入思考未来的设计教育要面向什么方向,我们要培养怎样的高水平设计人才。”机械工程学院谢黎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代表发言。她表示,设计不仅塑造产品,更能创造价值,不仅服务产业,更能赋能未来。当前学校正大力推进国际设计学院的筹建,希望学校设计学科建设能够趁此东风再上一个台阶,为地方经济发展、国家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形意共舞
在对话中探讨美学表达
本次展览的展品丰富多元,既有对非遗技艺的活化传承、文化基因的创新重组,也有数字技术的融合探索,新材料的大胆应用,作品应用场景涵盖工业生产、生活日常、消费营销等。

“‘形’是设计的外在表现,是触手可及的形态、结构与质感,‘意’是设计的内在灵魂,是潜藏在作品背后的需求、理念与温度。本次设计展恰是为大家构建了一个以意赋形的交流平台。”开幕式上,粤台产业科技学院2022级工业设计专业林易凯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思考体悟。在大二时,通过学校的课程安排,他进行了自己的第一个产品设计。在老师的指导和学校相关平台的支持下,林易凯做了数次优化改进,最后制作出了功能实体模型。这项名为“山随你动亚克力氛围桌灯设计”的作品最终获得了FA国际前沿艺术设计大赛银奖,并成功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廿载回眸”纪念展区,一组憨态可掬的熊猫手办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只熊猫叫“耙老师”,是tyc86太阳集团2019届毕业生、潮玩行业头部品牌Toy City设计主管李庚达所主导开发的IP产品,上市后热销50万只。携作品回校参展,又欣赏了师弟师妹们的展品,李庚达感慨颇深:“这些作品十分有创意,勾起了我学生时代的回忆。”作为已在潮玩行业深耕多年的设计师,他认为设计的最高使命是传递情感。每一个形象的诞生,需要思考的不仅是造型与色彩,还有能否给消费者带来快乐和陪伴。“用设计创造快乐,让作品自己开口,去与世界对话,与人分享简单的喜悦——这是我们所有创意的原点与终点。”他分享道。
“展览兼具艺术性与互动性,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并非遥不可及的遗产,而是可以融入现代生活的‘活’的灵魂。”文学与传媒学院2025级学生郭奕伶在参观展览后感慨颇深。展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以及灵活运用令她印象深刻。其中,她最喜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学生作品《雪花》。“这件作品让我看到,传统文化符号完全可以超越装饰性,化作温暖实用的日常陪伴。”
(撰稿:范晖帆、黎嘉怡;一审:范晖帆;二审:刘玥;三审:叶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