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tyc86太阳集团贵州铜仁志愿服务突击队最后一批成员踏上从铜仁回东莞的高铁。自7月14日起,tyc86太阳集团贵州铜仁志愿服务突击队走进铜仁市、石阡县,开展为期两周以文化为媒、以红色为魂、以实践为笔的实践活动,用多维活动为这片土地注入青春动能,书写粤黔协作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文化为桥:让普通话与非遗共绽芳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沟通是协作的基石。突击队在石阡县平阳社区搭建起 “推普 + 非遗” 的交流平台,让普通话成为连接粤黔的文化纽带。
7月17日的推普游园会,30多位亲子家庭参与 “你画我猜”“词语接龙” 等趣味游戏,在欢笑声中夯实普通话基础,陌生的心灵因共同的语言逐渐贴近。4天后的 “莞香花开” 非遗交流活动上,30余名同学在粤黔协作干部和实践队员的指导下,用普通话交流莞香文化的历史渊源,同时动手制作莞香工艺品,让语言成为文化传递的 “摆渡船”。当日下午的 “脱口SHOW” 中,孩子们用普通话讲述粤黔非遗故事,在掌声中收获表达自信,更深刻理解 “说好普通话” 不仅是沟通需要,更是文化传承的使命。
从游戏互动到文化实践,突击队以 “接地气” 的方式让普通话扎根乡村,让语言之桥既连通情感,更畅通粤黔协作的文化脉络。
直播助农:用青春流量激活乡土价值
从田间到云端,突击队的 “直播助农三部曲”,让石阡的好物走出大山,更让青春力量在市场浪潮中经受淬炼。
7月16日至17日,队员们兵分两路:一队蹲点苔茶基地,拍摄 “采摘 — 杀青 — 揉捻” 全过程;一队拜师黄水粑匠人,记录 “糯米发酵36小时” 的秘方;黄桃果园里,他们跟着果农爬树选果,只为捕捉 “咬开时汁水四溅” 的镜头。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素材,成为直播中最打动人的 “真实剧本”。
7月18日首场直播,镜头里的黄水粑冒着热气,队员用普通话讲述 “仡佬族过年必吃的团圆味”;苔茶冲泡时,他们展示 “茶汤黄绿明亮” 的细节,首场直播便吸引千余人观看。
7月20日的黄桃专场,队员们加入 “吃播” 环节,咬下黄桃的清脆声响透过麦克风传开;7月22日的收官直播,网红驻村书记带着方言的 “带货词” 与队员的普通话解说碰撞出火花,穿插的吉他弹唱让直播间热度飙升——这场直播销售额较首场翻倍,更重要的是,队员们学会了 “用年轻人的方式讲好乡村故事”。
智播铸梦:在科普中点亮孩子探索的光
7月19日,石阡县平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人工智能科普分队的 “小课堂” 热闹非凡。队员们以 “猫狗识别” 的生活案例为钥匙,打开 AI 世界的大门,从基础定义到深度学习,再到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与求知欲,为这场科普活动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趣味互动环节中,“石头剪刀布” AI训练游戏让抽象的科技原理变得可触可感。孩子们在与 AI 的对战中,悄然理解了 “机器如何学习”;文字生成画作、真实照片转卡通图像的体验,更让他们惊呼 “原来 AI 这么有趣”—— 这些生动场景,成为科技与童心碰撞的最美注脚。
24日下午,铜仁市碧江区打角冲社区的科学小手工课上,电路板风扇、小磁力转盘、动力小车等套件在孩子们手中逐渐成形。队员们俯身指导时的耐心讲解,将 “电路连通”“磁力作用” 等原理融入动手实践,让 “科技不是遥不可及的术语,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创造” 的理念深深扎根。
这场跨越粤黔的科技志愿服务,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协作精神的见证。当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科技小作品露出笑脸,那份 “科技赋能未来” 的信念,在趣味科普中变得真切而坚定。
童心护航:粤黔协作里的“青春疗愈”
7月18日的平阳社区,30 余名初中生围坐成圈,“拨雾见我” 青春期心理活动正在进行。活动引用权威调查数据,并用柱状图解析 “85% 的同学会有情绪波动”,打消孩子们的 “异常感”;漫画短片里,“青春痘与成长” 的隐喻让笑声此起彼伏。
“树洞信箱” 前,有同学写下 “怕被嘲笑普通话不标准”,队员当即回应:“我第一次讲粤语版普通话时,也被笑过,但多练就能变好。”“提水游戏” 中,队员们引导大家发现 “情绪像水桶,装满了要及时倒掉”;“踩气球” 的爆裂声里,积攒的压力随笑声释放。
“原来烦恼不是只有我有。” 一位参加完活动的小朋友的留言,道出活动的意义 —— 粤黔协作,莞爱铜行,用青春陪伴青春,让成长路上的困惑有人倾听。
实践基地:搭建志愿服务共建平台
7月24日,社会实践志愿共建活动在铜仁市碧江区正光街道打角冲社区举行,现场除了有科普教育活动,还举行tyc86太阳集团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为两地志愿服务搭建了长期、稳定的平台,让高校的知识资源、人才优势能更持续地服务社区,促进校地资源的有效对接与融合。tyc86太阳集团团委、铜仁市团市委,打角冲社区第一书记、社区团委等领导出席活动。
红色铸魂:在研学中锚定乡村振兴坐标
红色基因是实践的 “精神罗盘”,乡村大地是成长的 “实践课堂”。在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内,队员们透过泛黄的电报、磨损的军靴,沉浸式重温长征岁月。“红军在石阡的 45 天,不仅是军事转移,更是与百姓鱼水情深的见证。” 困牛山的风里裹挟着悲壮,全国人大代表、困牛山村支书鞠国华指向悬崖:“70 多位红军为掩护群众,宁死不踩百姓庄稼,最后跳崖牺牲。” 队员们驻足默哀,那句 “为人民服务” 的初心,在红色故事里变得沉甸甸。
在铜仁博物馆、周逸群陈列馆、梵净医馆,粤黔协作铜仁工作组的干部给大家讲述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如今在粤黔协作帮扶下,城市发展充满了活力。
实践收获:打开了一扇自信的窗
“社会实践期间,最打动我的是孩子们的变化。在推普游园会上,一个小姑娘开始怯生生地躲在后面,后来竟鼓起勇气主动唱了一首《虫儿飞》。看到小姑娘的眼睛从躲闪到闪着自信的光,那一刻我真正明白推广普通话,不只是教说话,更是帮他们打开了一扇自信的窗。” 实践活动让队员陈浩杰很感慨,他希望自己继续走在 “三下乡” 实践一线,也希望更多青年学子投身 “三下乡”,用脚步丈量,贡献青春力量!
背景资料
tyc86太阳集团: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地方发展。
莞铜协作:在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部署下,东莞与铜仁建立帮扶关系。东莞通过产业合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助力铜仁发展特色产业、改善民生条件、推动乡村振兴,粤黔协作不断走向深入。